首页 > 乡村振兴 > 种植技术 > 粮食 正文

玉米中后期肥水管理的关键措施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10-06-04 

  许志斌          研究员        宁夏农科院

  2010-6-4
  灌区玉米6月10日前后进入拔节期,此时玉米由单纯的营养生长转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阶段,即不但要继续长根、茎、叶的生长,而且还要进行雌雄穗的分化。这一时期主要是决定穗长、穗行数的关键时期。
  一、玉米体内营养物质运转与分配
  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一个生育阶段对营养物质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合理的为玉米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就要掌握玉米营养物质运输分配的特点,以此来确定合理的施肥时期。
  1、一般玉米在苗期到拔节期,生长较缓慢,植株较小,玉米从根中吸收和制造的养分运输中心是叶片,这时施肥主要作用是促进叶片的增长,为壮苗、壮秆、大穗打下基础。
  2、玉米拔节后至大喇叭口期,养分运输分配中心皆由叶片转为茎杆,并开始转向生殖器官。由于此时玉米正处于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营养生长迅速,雌雄穗分化处于盛期,需要的营养物质最多,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这时是追穗肥的最佳时期。肥水齐攻既能满足穗分化对肥水的需求,又能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能率,使运往果穗的养分多,促进结籽,增加粒重。
  3、玉米进入抽雄以后,体内养分运输中心已由营养体转入生殖器官,养分逐渐大量供给籽粒,这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所需氮、磷总量40%左右的养分,同时,籽粒约计80%的重量是靠后期叶片制造的光合产物直接积累的。因此,后期土壤中缺肥,植株脱肥早衰是不能获得高产的。追施一定数量的粒肥,保证无机营养的充分供给,维持营养器官不早衰,提高光合生产率,促进营养器官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转移。
  二、玉米生长发育对水分的要求
  1、幼苗期 玉米在出苗到拔节的幼苗期间,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叶面蒸腾量较少,所以耗水量也不大,约占总需水量的17.8-15.6%。这时的生长中心是根系,为了使根系发育良好,并向纵深伸展,必须保持在表土层疏松干燥和下层土比较湿润的状况,如果上层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分布在耕作层之内,反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这一阶段应控制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可以为玉米蹲苗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促进根系发育,茎秆增粗,减轻倒伏和提高产量都直到一定作用。
  2、拔节孕穗期 玉米植株开始拔节以后,生长进入旺盛阶段。这个时期茎和叶的增长量很大,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增加。这一阶段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植株各方面的生理活动机能逐渐加强;同时,这一时期气温还不断升高,叶面蒸腾强烈。因此,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约占总需水量的29.6-23.4%。特别是抽雄前半个月左右,雄穗已经形成,雌穗正加速小穗、小花分化,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更高。这时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引起小穗、小花数目减少,因而也就减少了果穗上子粒的数量。同时还会造成“卡脖旱”,延迟抽雄和授粉,降低结实率而影响产量。
  3、抽穗开花期 玉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十分敏感,如水分不足,气温升高,空气干燥,抽出的雄穗在三、两天内就会使去散粉能力,甚至有的雄穗不能抽出,或抽出时间延长,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一时期玉米植株的新陈代谢最为旺盛,对水分 的要求达到最高峰,称为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一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为好。
  4、灌浆成熟期   玉米进入灌浆和蜡熟的生育后期时,仍然需要相当多的水分,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还需要。这时需水量约占总需水量的31.5-19.2%,这期间是产量形成的主要阶段,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作为溶媒,才能保证把茎、叶中所积累的营养物质顺利的运转到子粒中去,所以这时土壤水分状况比起生育前期更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灌浆以后,即进入成熟阶段,子粒基本定型,植株细胞分裂和生理活动逐渐减弱,这时主要是进入干燥脱水过程,但仍需要一定的水分,约占总需水量的4-10%来维持植株的生命活动,保证子粒的最终成熟。
  三、玉米的灌水与追肥
  根据以上玉米对水、肥需求的特点,在玉米拔节-孕穗期间,水肥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决定着穗的长度和小花数的多少。如果水分、养分供应不足,即使以后营养条件改善,也不可改变穗小粒少的状况,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玉米要施好拔节肥,灌足拔节水。
  1、灌水
  单种玉米拔节期(6月上中旬)灌第一水,抽雄期(7月中旬)灌二水。灌浆期若逢雨季,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正常,可不灌水,如果遇上干旱,在8月中旬可适时补灌1次水。
  2、追肥
  套种玉米应在6月中旬(大喇叭口期),结合小麦灌麦黄水,重施穗肥。其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55%~60%,一般亩施尿素25~30kg,以保证玉米幼穗分化期对水肥的需求。
  单种玉米追肥 第一次于玉米拔节-大喇叭口期亩施尿素25-30kg,磷酸二铵10kg,钾肥10-15kg。第二次于玉米抽穗-开花期随灌水施碳酸氢铵20-25kg。
  四、玉米秃尖原因及防治措施
  玉米一个果穗能形成多少小花数和结多少粒数,这是由品种的遗传特性和外界条件两个因素决定的,但能结多少粒主要取决于保花保粒的措施。因此,在这一时期,首先应防治干旱缺水,减少小花退化。其次,应及时防治粘虫,保护叶片不受损害,使有机营养不断输送到幼穗,防止籽粒败育。
  玉米每穗分化的小花数早熟品种600朵左右,晚熟品种可分化雌小花1000朵以上,但为什么结实粒数远远低于总花数,主要是由于秃尖缺粒使每穗有效粒数减少。
  而秃尖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因素讲是:籽粒败育 、未受精花、不完全花 。  
  但主要是以籽粒败育为主。
  造成籽粒败育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无机养分不足。多出现在中低产田营养元素缺乏,例如缺磷钾,也会加重玉米秃尖,或玉米生长后期缺肥,籽粒发育到中途停止生长,使果穗顶部籽秕粒增多而变成秃尖。
  (2)有机营养不良。高产田密度过大,光照不足。有的品种对种植密度非常敏感,种植密度过大时,由于个体营养发育不良,灌浆期田间郁闭,通透性差,使得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形成秃尖。
  (3)水分不足,抽雄后高温干旱也会造成秃尖。玉米在开花授粉期受高温干旱,抽丝时间推迟,花粉盛期已过,使雌穗顶部花丝未受到粉而秃尖。另外,授粉期间阴雨过多,使花粉散不开,遇水花粉粒破裂而死,使雌穗花丝未受到粉而成秃尖。
  (4)低温危害,籽粒灌浆期,温度低于16度以下,影响干物质积累,造成秃尖。 
  防止秃尖的措施:
  (1)选用不秃尖的品种。
  (2)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生理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使玉米个体得到良好的发育,减少秃尖的发生。如大穗型或平展型要适当稀植,而中穗型或紧凑型可密些。
  (3)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做到不缺水、不缺肥。玉米在抽雄前10天左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后20天内,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水分供应,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6%左右。如遇干旱,在早晚应抗旱浇水,保证玉米在开花散粉或灌浆时有充足的水分。平衡施肥,增磷钾、补锌肥。